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医保 三甲
首页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科室导航

针灸科介绍

一、科室概况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是湖北省暨武汉市重点专科、湖北省脑血管病(中风)针灸康复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始建于1953年6月,是湖北省最早建立的针灸科之一,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创建、成长、探索和全面发展四个历史阶段,现已成为拥有针灸专病专家门诊、病区、康复治疗室、临床研究室、针灸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 展开

一、科室概况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是湖北省暨武汉市重点专科、湖北省脑血管病(中风)针灸康复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始建于1953年6月,是湖北省最早建立的针灸科之一,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创建、成长、探索和全面发展四个历史阶段,现已成为拥有针灸专病专家门诊、病区、康复治疗室、临床研究室、针灸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近年来,针灸科坚持“突出针灸学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发展宗旨,以建设国家级针灸学重点学科为目标,狠抓科室的内涵建设,科室全面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在中南地区享有盛名。

二、优势与特色病种介绍

针灸科专病专家门诊现有面积500m2,拥有10间诊室、1间治疗室,门诊部有治疗床45张,设有疑难杂病专科门诊、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专病门诊、项痹(颈椎病)专病门诊、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病门诊、面瘫专病门诊、带状疱疹神经痛专病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专病门诊、痛风专病门诊、妇科病专科门诊、针灸减肥美容门诊及祖传针灸门诊,年门诊量近2万余人次,是湖北省最大的针灸门诊部。

针灸科病房共设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0张。针灸一病区为针灸中风病区,设在中医部三楼,开放床位55张,以中风病为主,诊治范围包括中风病、面瘫、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针灸二病区为针灸痛证病区,设在中医部二楼,开放床位35张,以痛症为主,诊治范围包括项痹、眩晕(颈椎病)、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蛇串疮(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凝症(肩周炎)、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等。

针灸科在广泛开展传统针灸疗法(体针、头针、耳针、皮肤针、火针、艾灸、拔罐、皮内针)的同时,大力将传统针灸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电针疗法、穴位注射与埋线、神经阻滞疗法、脉冲电针、无痛针灸等),并积极引进神经、骨科康复及疼痛治疗,疗法不断丰富。

针灸科病种优势与特色鲜明,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主攻病种项痹、眩晕(颈椎病)和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协作分组分别担任副组长单位。“头针三段接力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优势方案筛选的临床研究”(编号:2006BAI12B07-2)转化形成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技术”,技术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三、舒适和谐的医疗环境

针灸病区环境优雅舒适,配备有传统中医诊疗和现代康复治疗等先进设备,被患者亲切地誉为“康复之家”。科室医护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满意为标准”的服务宗旨,推行“微笑服务”,用爱心和亲情为病人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营造出了温暖如家的人文环境,被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卫生局、武汉市人事局、武汉市文明办联合授予“优质服务示范岗”。

四、科研、教学实力雄厚

科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完备、团结协作的骨干队伍,是武汉市针灸学会挂靠单位。现有医护人员60人,包括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8人、硕士12人、博士后指导老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有6人分别在全国、省、市学术团体中担任委员、常委、主委等学术职务。

同时,针灸科也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临床研究生培养基地、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江汉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常年聘请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国杰教授教学查房。每年带教实习生50名,先后共培养针灸学临床研究生30名,协助培养博士生3名。

针灸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临床研究型道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BCA1在电针治疗高脂血症中的调控及作用”(项目编号:3087330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优势方案筛选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06BAI12B07-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头针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06ABA326)、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头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研究”、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基于FAK-Ras-JNK信号通路研究电针调控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项目编号:NX2011-15),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电针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武科计2003138号)、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金辛镇痛喷雾剂的开发研制”(项目编号:20066009138-05)、“腰痛合剂的临床前研究”(项目编号:201060938365-03)、“根痛合剂的临床前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已经鉴定课题10余项,有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荣获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其中“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005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2006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穴典》,荣获2007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2010年度中国针灸学会二等奖;“夹脊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2008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PKA-CREB信号通路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激活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荣获2010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主编专著10余部,包括《颈椎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带状疱疹》(中国医药出版社)、《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医药出版社)、《肩周炎》(中国医药出版社)、《张唐法临证医案传真》(民军医出版社)、《夹脊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国医药出版社)等。

五、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传播祖国传统文化,针灸科是武汉市针灸学科对外交流的窗口,目前已经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日本德岛大学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共同开展中风病的康复研究。先后接待过来自匈牙利、日本、韩国、瑞典等国的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并有多名工作人员前往阿尔及利亚、日本、罗马尼亚、美国进行援外工作、讲学和学术交流。

“杏林花开结硕果,薪火相传铸辉煌”,针灸科全体同仁将始终坚持“爱岗敬业、病人至上、融汇中西、永争第一”的院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

医疗保健服务。

科室开云电子平台 更多

  • 于玲玲 于玲玲医师/住院医师

    好评率 100%   关注数 3647

    擅长: 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骨质增质、腰扭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失眠、胃肠道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耳鸣、耳聋、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
  • 吴洪阳 吴洪阳医师/住院医师

    好评率 98%   关注数 8623

    擅长: 面瘫、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紊乱、颈椎病、落枕、腰突症、膝关节痛、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继发闭经、附件炎及小儿腹泻、腮腺炎
  • 乐薇 乐薇主任医师

    好评率 97%   关注数 9059

    擅长: 失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腰椎病

诊疗评价 更多

冉**(常德)

就诊开云电子平台:杨丽芳主治医师 患者印象:诊断认真/态度亲切/细致周到
开云电子平台很热心!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谢谢!
孙**(邯郸)

就诊开云电子平台:孙曾拯主任医师 患者印象:医德高尚/热情待人/诊断明确
相信开云电子平台、配合开云电子平台、给推荐最好的治疗方案、谢谢、希望尽快痊愈。
童**(东莞)

就诊开云电子平台:周汉玉主任医师 患者印象:妙手仁心/诊疗严谨/热情待人
开云电子平台态度非常好。了解了病因,给出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邵**(贵阳)

就诊开云电子平台:袁军主任医师 患者印象:医术高明/认真负责/医术精态度好
开云电子平台比较耐心,询问仔细,态度和蔼,打了有效果.

开云电子平台推荐

赵建国 赵建国 主任医师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乳腺及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乳腺、甲... 详情
阮剑 阮剑 主任医师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甲状腺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及乳腺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的微创、美容手术治疗
乐薇 乐薇 主任医师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

失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腰椎病
胡维琨 胡维琨 主任医师

同济医院 眼科

擅长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眼眶减压等微创眼眶手术和甲状腺相关眼... 详情
熊俊 熊俊 主任医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妇科

计划生育、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的诊治
阎有功 阎有功 技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检验科

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实验诊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