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尿了”,真的会吗
在突然面临恐惧、惊吓、巨大风险等意外情况时,一种原始的求生欲望会触发我们的身体应激反应。反应过程又快又复杂,大脑和诸多脏器会后参与其中,核心环节是“肾上腺素”(顾名思义,就是由肾脏上方一个小腺体分泌的激素)分泌速速增加,在体内聚集。这种激素会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肺部气管扩张,呼吸加快,以便向四肢和躯干的肌肉输送更多血液和氧气,充满力量,做好战斗或逃跑准备。肾上腺素还直接作用与肌肉,增加肌肉的静息张力,使肌肉更具爆发力。同时,皮肤下的血管收缩(皮肤变苍白),这是为了防止受伤时流血过多。一旦受伤,内啡肽分泌增加,使得身体对疼痛感觉迟钝(受伤但不觉得痛)。这些明显的变化都是神经系统和心脏、肺、肌肉等器官被快速调动起来应对紧急状况的结果。
在这种情形下,像饮食和生育这类的生理活动必然要被搁置一旁,比如,消化系统关闭,饥饿感消失,唾液分泌停止(导致口干舌燥);平时收紧膀胱的肌肉变得松弛以节省葡萄糖消耗,于是出现尿失禁,吓尿了!“尿失禁”这个术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整个过程,正常情况下,膀胱里即使蓄积了较多尿液,也不会随随便便“跑”出来(除非主人想把它们排出来),因为膀胱出口处肌肉收缩/收紧阻止尿液流出,一旦这些肌肉变得松弛,不再收紧,尿液就会流出来。
让这些在膀胱出口处收紧并阻止尿液流出的肌肉放松,进而让尿液流出,至少有五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主人神经系统控制正常的有意排尿。第二种是膀胱内尿液太多压力太大,“尿裤子”了。第三种是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善,小儿常见。第四种是支配这些肌肉的神经发生病变,如截瘫。第五种是惊吓、恐惧、高度紧张等剧烈应激反应,吓尿了。